那么,今后会不会出现农民工就业难?
史晋川认为,在浙江这是不大可能的,“浙江的劳动力主要来自外省,而且农民工的流动也有个自我调节的过程,一个地方不需要人了他们会流到其他地方。”
对此,浙江省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杨建华说,现在利用低端劳动力获得发展已越来越不可能。企业必须转型升级,向效益、品牌要利润,才能吸引更多员工。他认为,政府对于有产业发展前景、有转型欲望的劳动密集型企业,应在税收、金融方面给予支持。
在浙江省机器人产业技术联盟秘书长、杭州自动化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王国耀看来,浙江企业招工用工方面的变化,是浙江制造业走向工业4.0时代的必然。
王国耀说,目前企业,特别是制造业企业招工呈现的种种变化,正是我国制造业生产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的前奏。制造业的转型是必然的,“劳动密集型”的制造业企业必然会消亡。而制造业转型必须建立在自动化、机器人和信息化技术的基础上,这一趋势是非常明显的,这就需要企业抓住时代机遇,乘势而上。
有专家认为,接下来,一些从事传统产业、劳动密集型产业,长期依赖廉价低端劳动力的企业会被淘汰,退出传统行业,寻找新的出路。
绍兴小老板李志华就是一个例子。这个56岁的绍兴人开了30多年的印染厂。他坦言,这两年的日子比金融危机的时候还难过。劳动力成本越来越大、利润越来越低、投入新设备的风险大,还有巨大的环保压力等等,最终让他关了工厂,选择在绍兴市区的世茂广场开了一家餐饮店。“还是餐饮行业能赚钱,而且是现钱。”他说。(新闻来源:浙江在线)